最新新聞與活動
2021-03-31 01:37 聯合報 / 王醒之/市議員、防跌互助工班發起人(基隆市)
 
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所揭露的「晚年囚居」系列報導不但引起很多讀者回響,更讓人低迴反思:「樂老悅居原來這麼困難!」、「現在的我,能為卅年後的我做什麼準備呢?」

據內政部統計,「僅老年居住者的住宅數」全國在十年中大幅增加近六成;其中,基隆市的比率是全國第一名(九點七六%),其次是台北市、台東市;另外,目前全國房屋屋齡大多集中在廿至四十年,這些房屋占總數的比率也是基隆最多(高達五十九點九九%),其次是台中市、台南市。基隆市這兩個第一名,幾乎就是「老人獨居老宅」的景象。

照理來說,如果貫徹高齡友善空間的政策目標,老人、老宅、獨居都不該是問題,但現實中因為早期建築法規不夠完善,造成「老人困老宅」的人權問題:室內外各種移動障礙與跌倒風險。

檢視內政部營建署公布「原有住宅改善無障礙設施申請補助作業要點」,就會發現雖然補助範圍包括傳統公寓與集合式社區,用以改善無障礙設施及增設升降機,但自一○八年起公告至今兩年,各縣市申請件數寥寥可數,遑論成功核定件數。

究其因,不外乎各種基地現況限制(如違章建築、出入口寬度不足),或是住戶意願難整合(如一樓住戶反對、民眾不願負擔費用);其次則是升降機設置的相關規定門檻不易跨越等。無障礙設施補助的現況尚且困難重重,倘若走都市更新、危老重建的路徑只會更遙遠艱辛。

現有政策工具的局限需要長期推動變革,但緩不濟急,更凸顯「在地老化」除了政策修訂必須趕上老化速度外,更需要同步發展社區中社會照顧的基礎。

以筆者在基隆市基層社區發展的社會實驗「防跌互助工班」為例,係為了降低高齡者居家跌倒風險與跌倒後的照顧成本,組織社區志工無償進入家戶協助安裝浴室扶手、拆除門檻等簡易防滑工作,長者家戶再回饋社區(如短時間幼托、廚藝傳授、口述歷史等),從而形成社區內跨代的再生產系統。如此,老人不再只是被單向照顧的弱勢者,而是重新參與社區的有價值的人。

近年來「防跌互助工班」更以此為基礎,開始以「都市再生」為概念,以「社區營造」與「社區規劃師」為方法,嘗試組織老舊公寓住戶,改善公共空間隱藏性危險,如樓梯扶手鏽蝕鬆動、梯間燈光昏暗、樓梯濕滑易跌等。完成後同樣進行換工,循環延展下去成為社會照顧系統。

類似像「換工互助」、「時間銀行」這樣多元化的社會創新實驗,若與全台綿密的關懷據點結合,不僅可與政府協作面對「晚年囚居」的問題,也能落實在地老化的可能,更重要的是發展出互助的社會關係設計。

人,是被社會關係定義的;老,永遠不該是個社會問題,社會對待才是真議題。